西區街道龍光社區第二屆親子運動會。
居民在黨員的帶領下開展消防安全排查、演練和宣傳活動;曾經擁堵的道路,在“回家黨員”的助力下暢通了;社區舉辦的運動會、睦鄰友好集市上,鄰里間歡聲笑語不斷,關系愈發親密……這一幅幅美好的畫面,都源于大亞灣開發區近年來持續推進的社區黨組織“書記項目”。該區已培育的38個社區“書記項目”各具特色,推動基層黨建與社區治理、為民服務等工作深度融合,為社區發展注入強勁動力,讓居民的生活品質節節攀升。
黨建聯席會議促“三融合”“三到位”
大亞灣開發區不斷完善社區“大黨委”工作機制,吸納各職能部門“兼職”委員,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議,實現組織、資源、力量的“三融合”和人員、協調、工作的“三到位”。同時,結合全市“黨員回家、服務萬家”工程,為“回家黨員”參與社區治理和為民服務搭建平臺。
澳頭街道文興社區實施《黨建賦能·以文興區》項目,聯動消防、物業黨組織,針對老舊小區消防隱患,組織黨員帶領居民開展排查、演練和宣傳活動,并為無物業小區配備700余瓶滅火器,全方位提升社區消防安全水平。西區街道豐苑社區實施《黨建引領·暢通家園》項目,充分發揮結對共建機制和“回家黨員”的作用,成功解決居民反映多的道路擁堵問題,將“堵心路”變為“舒心路”。
融合多方力量參與社區治理
大亞灣開發區以“和美網格”為載體,創新治理議事機制,整合職能部門、下沉單位、物業企業、社區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,共同參與社區治理。
澳頭街道興港社區實施《“四微”融合治理與服務創新實踐》項目,構建“小圓桌”議事協商機制,按照“社區黨組織牽頭—居民商議—物業公司和相關部門解決”的模式,成功解決小區停車收費、老舊小區改造等28項居民關切問題。霞涌街道海韻社區實施《和美網格+友鄰服務》項目,組建7支友鄰調解志愿服務隊,通過開展模擬調解、調解培訓等賦能活動,成功調解鄰里矛盾、物業糾紛、勞動爭議案件15宗,促進社區和諧穩定。
此外,各社區聚焦“一老一小一特一新”群體需求,提供精準化服務。西區街道新惠社區實施《為“新”、護“新”、暖“新”——社區服務心連“新”》項目,在黨群陣地、小區出入口設立暖“新”驛站,提供節日關懷、心理支持等服務,獲惠州市第十二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實踐創新項目二等獎。霞涌街道東興社區實施《康伴夕陽·幸福東興》項目,系統開展樂齡、樂學、樂心服務,通過舉辦健康義診、老年學堂等活動,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。
培育“社區合伙人”激活自治潛能
大亞灣開發區積極盤活社區民智民力,推動社區各方力量參與基層治理,構建黨建引領多元共治格局。西區街道新荷社區、板嶂嶺社區推行社區“合伙人”計劃,培育物業企業、社區社會組織等成為“社區合伙人”,參與反詐宣傳、扶老助弱等社區事務。西區街道新惠社區、澳頭街道金灣社區組建新就業群體志愿服務隊,將快遞小哥、外賣員等“流動的力量”轉換成為社區治理的“新”力量。
同時,各社區積極探索“近鄰”黨建工作法,舉辦各類活動增進鄰里感情。澳頭街道文興社區舉辦社區運動會,組織居民穿越文化景點,增強居民的情感認同。澳頭街道紅樹林社區舉辦黨建“鄰聚力”睦鄰友好集市,通過鄰里好物交換、美食共享等活動,豐富居民文化生活,增進鄰里情誼。
接下來,大亞灣開發區將繼續以社區黨組織“書記項目”為抓手,以“小切口”推動“大民生”,以“小項目”推動“大善治”。
記者匡湘鄂 通訊員廖苑 楊鴻任